前端后端都会一点,算不算全栈工程师?

昨天晚上在群里又看到有人问这个问题,想起自己刚工作那会儿也纠结过这事儿。
事情是这样的,有个小伙伴说:"我 Vue 用得还行,Node.js 也能写点接口,简历上能写全栈工程师吗?"
然后群里就炸了:
有人说:"当然算啊,前后端都会就是全栈。"
也有人说:"别闹了,会两个框架就敢叫全栈?"
还有老哥直接甩了句:"现在全栈工程师都这么水了?"
说实话,这个问题我以前也困惑过。刚毕业那会儿,我也是前端写了点 Vue,后端搞了点 Express,就觉得自己牛逼了,简历上大大方方写着"全栈开发工程师"。
结果面试的时候被问懵了:"你说你是全栈,那你们项目的数据库怎么设计的?缓存策略是什么?部署流程呢?"
我:???
那一刻我才意识到,原来我对"全栈"的理解太浅了。
全栈到底是个啥?
后来我花了好几年时间才搞明白这个问题。
先说说我的理解吧。很多人觉得全栈就是前端+后端,会写页面会写接口就完事了。但实际上远不止这些。
我记得有次和一个阿里的朋友聊天,他说了句话让我印象特别深:"全栈不是什么都会,而是什么都能搞定。"
什么意思呢?就是当你接到一个需求的时候,你能从头到尾把它做出来,而不是只负责其中一个环节。
比如说,产品经理跟你说:"我们要做个用户管理系统。"
如果你是专业的前端,你可能会说:"好的,你把接口文档给我。"
如果你是专业的后端,你可能会说:"好的,你把 UI 设计稿给我。"
但如果你是全栈,你会说:"好的,什么时候要?"
然后你就开始琢磨:数据库怎么设计,接口怎么定义,前端用什么技术栈,怎么部署,怎么监控...
这就是区别。
全栈工程师需要了解的技术领域
我整理了一下,一个完整的 Web 项目大概涉及这些东西:
前端层面:
├── HTML/CSS/JavaScript 基础
├── 前端框架(React/Vue/Angular)
├── 状态管理(Redux/Vuex/Zustand)
├── 构建工具(Webpack/Vite/Rollup)
├── CSS预处理器/框架(Sass/Tailwind)
└── 前端工程化(ESLint/Prettier/TypeScript)
后端层面:
├── 服务端语言(Node.js/Python/Java/Go)
├── Web框架(Express/Django/Spring/Gin)
├── 数据库(MySQL/PostgreSQL/MongoDB)
├── 缓存(Redis/Memcached)
├── 消息队列(RabbitMQ/Kafka)
└── API设计(RESTful/GraphQL)
运维层面:
├── 服务器管理(Linux基础)
├── 容器化(Docker/Kubernetes)
├── 云服务(AWS/阿里云/腾讯云)
├── CI/CD(Jenkins/GitHub Actions)
├── 监控日志(ELK/Prometheus)
└── 安全防护(HTTPS/防火墙/权限控制)
看到这个清单,是不是觉得头大?我当时也是这种感觉。
但别慌,这不是说你要把每一项都精通,而是要知道有这些东西存在,遇到问题的时候知道往哪个方向查。
我见过的几种"全栈工程师"
这些年接触了不少自称全栈的同事,我发现大概可以分成几类:
第一类:拼凑型选手
这类人的特点就是:啥都会一点,啥都不精通。
我之前有个同事就是这样,Vue 能写个页面,Express 能搭个接口,MySQL 会写几个简单查询,然后就觉得自己是全栈了。
结果呢?项目一复杂就抓瞎。前端状态管理乱七八糟,后端接口设计不合理,数据库查询慢得要死,部署的时候各种问题。
最典型的代码是这样的:
// 前端:能写出基本的组件
function UserList() {
const [users, setUsers] = useState([]);
useEffect(() => {
fetch("/api/users")
.then((res) => res.json())
.then(setUsers);
}, []);
return (
<div>
{users.map((user) => (
<div key={user.id}>{user.name}</div>
))}
</div>
);
}
// 后端:也是这么简单粗暴
app.get("/api/users", (req, res) => {
db.query("SELECT * FROM users", (err, results) => {
res.json(results);
});
});
看起来没问题对吧?但实际上问题一大堆:前端没有 loading 状态,没有错误处理;后端没有参数验证,没有错误处理,SQL 注入风险等等。
这种就是我说的"拼凑型选手",能跑起来,但是不能用。
第二类:实用型选手
这类人已经有了一定的经验,知道要考虑各种边界情况。
我现在的一个同事就是这样,虽然不是每个技术都很深入,但是写出来的代码基本上是可以放心用的。
典型场景:
// 前端:考虑错误处理、加载状态、性能优化
function UserList() {
const [users, setUsers] = useState([]);
const [loading, setLoading] = useState(true);
const [error, setError] = useState(null);
useEffect(() => {
const fetchUsers = async () => {
try {
setLoading(true);
const response = await fetch("/api/users");
if (!response.ok) throw new Error("Failed to fetch users");
const data = await response.json();
setUsers(data);
} catch (err) {
setError(err.message);
} finally {
setLoading(false);
}
};
fetchUsers();
}, []);
if (loading) return <div>Loading...</div>;
if (error) return <div>Error: {error}</div>;
return (
<div>
{users.map((user) => (
<UserCard key={user.id} user={user} />
))}
</div>
);
}
// 后端:考虑参数验证、错误处理、数据库连接池
app.get("/api/users", async (req, res) => {
try {
const { page = 1, limit = 10 } = req.query;
// 参数验证
if (page < 1 || limit < 1 || limit > 100) {
return res.status(400).json({ error: "Invalid parameters" });
}
const offset = (page - 1) * limit;
const users = await db.query("SELECT id, name, email FROM users LIMIT ? OFFSET ?", [parseInt(limit), offset]);
res.json({
data: users,
pagination: { page: parseInt(page), limit: parseInt(limit) },
});
} catch (error) {
console.error("Error fetching users:", error);
res.status(500).json({ error: "Internal server error" });
}
});
这种水平的同事,我觉得已经可以算是合格的全栈工程师了。
第三类:架构型大佬
这类人就比较厉害了,不仅技术过硬,还能从全局角度思考问题。
我之前的技术总监就是这样的人。有一次我们要做一个电商系统,我想的是用什么框架,怎么写代码。但他考虑的是:
"用户量预期多少?并发量多大?数据量有多少?要不要做分库分表?缓存策略怎么设计?"
"前期用单体架构快速上线,后期用户量上来了再拆微服务。"
"数据库读写分离,热点数据放 Redis,静态资源上 CDN。"
这就是差距。人家考虑的是整个系统的架构,而我只是在想怎么写代码。
怎么知道自己算不算全栈?
说了这么多,那到底怎么判断自己算不算全栈工程师呢?
我觉得最简单的方法就是问自己几个问题:
第一个问题:你能独立做出一个完整的项目吗?
不是说写个 demo,而是一个真正能用的项目。从需求分析到上线运行,全程你一个人搞定。
我记得我第一次独立做项目的时候,是给朋友的小公司做个库存管理系统。前端用 Vue,后端用 Node.js,数据库用 MySQL,最后部署到阿里云。
虽然功能很简单,但是从头到尾都是我一个人搞的。那时候我才觉得自己算是入门了。
第二个问题:遇到问题你知道往哪个方向查吗?
全栈工程师不是什么都会,而是什么都知道一点,遇到问题知道往哪个方向查。
比如网站慢了,你知道可能是前端资源没压缩,可能是数据库查询慢,可能是服务器配置不够,也可能是网络问题。
虽然你不一定每个都很精通,但至少知道有这些可能性,然后针对性地去查资料解决。
第三个问题:你能跟不同角色的人沟通吗?
全栈工程师经常要跟产品经理、设计师、运维、测试等不同角色的人打交道。
你能听懂产品经理的需求,能理解设计师的想法,能配合运维做部署,能协助测试找 bug。
这种沟通能力其实很重要,因为你要在不同的技术栈之间做桥梁。
给自己出个题
如果你想验证一下自己的水平,可以试试做这样一个项目:
做一个简单的任务管理系统,要求:
- 用户可以注册登录
- 可以创建、编辑、删除任务
- 任务可以设置优先级和截止时间
- 有简单的统计功能
技术要求:
- 前端用你熟悉的框架(React/Vue 都行)
- 后端自己选(Node.js/Python/Java 都可以)
- 数据库用 MySQL 或 PostgreSQL
- 最后部署到服务器上,能通过域名访问
如果你能独立完成这个项目,从设计数据库到最后上线,那基本上可以说你已经是全栈工程师了。
当然,这只是入门级别的。真正的全栈之路还很长。
几个实用的建议
1. 别想着一口吃成胖子
我见过太多人想要快速成为全栈,结果每个技术都只是皮毛。
我的建议是:先把一个方向搞扎实了,再去学其他的。
比如你是前端出身,那就先把前端搞透彻,React/Vue 的原理搞明白,webpack 的配置搞清楚,浏览器的渲染机制搞懂。
然后再去学后端,这样你会发现学起来容易很多,因为你已经有了一定的编程基础和思维方式。
2. 多动手,少看教程
现在网上的教程太多了,很多人看了一堆教程,但是一动手就懵。
我的经验是:看教程只是第一步,关键是要自己动手做项目。
哪怕是照着教程做,也要自己敲一遍代码,遇到问题自己想办法解决。
只有这样,你才能真正掌握这些技术。
3. 学会提问和查资料
全栈工程师经常会遇到各种奇怪的问题,学会提问和查资料很重要。
提问的时候要描述清楚:
- 你想实现什么功能
- 你现在遇到了什么问题
- 你已经尝试了什么方法
- 贴出相关的代码和错误信息
这样别人才能帮到你。
查资料的时候,官方文档是第一选择,然后是 Stack Overflow,最后才是各种博客和教程。
4. 保持学习的心态
技术更新太快了,今天流行的框架,明天可能就过时了。
但是不要慌,底层的原理是不变的。HTTP 协议、数据库原理、算法和数据结构,这些基础知识学会了,新的框架和工具很容易上手。
关键是要保持学习的心态,不要觉得自己已经什么都会了。
最后说两句
回到开头的问题:前端后端都会一点,算不算全栈工程师?
我觉得这个问题本身就有问题。
全栈工程师不是一个标签,不是说你会了几个技术就能贴上这个标签。
它更像是一种能力,一种解决问题的能力。
如果你能独立完成一个项目,从需求分析到最后上线,那你就是全栈工程师。
如果你只是会写几行前端代码,会搭几个后端接口,但是遇到复杂问题就抓瞎,那你还不算。
但这也没关系,每个人都有一个成长的过程。
我刚开始工作的时候,也是什么都不会,慢慢学,慢慢积累,才有了今天的水平。
所以,与其纠结自己算不算全栈工程师,不如踏踏实实地提升自己的技术能力。
多做项目,多踩坑,多总结,你自然就成为全栈工程师了。
最后,如果你觉得这篇文章对你有帮助,欢迎点赞分享。
如果你有不同的看法,也欢迎在评论区讨论。
我是老夫撸代码,一个在技术路上摸爬滚打的程序员,我们下次见!
关注微信公众号

扫码关注获取:
- • 最新技术文章推送
- • 独家开发经验分享
- • 实用工具和资源
💬 评论讨论
欢迎对《前端后端都会一点,算不算全栈工程师?》发表评论,分享你的想法和经验